日期:2025-06-24 16:30:54
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是犀牛的哪根筋?
犀牛为什么一直奔跑?
我们现在在动物园看到的犀牛,还是山海经里说的那只犀牛吗?
一、奔跑的犀牛
“黄昏是我一天当中视力最差的时候”,听到这句词,大家大概知道,我要讲一讲爱情。十多年前,我和我的爱人去看了一场以犀牛为主要元素的话剧,剧幕开头就是这一句。
那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剧中的情侣看不清爱情,和莽撞的犀牛一样,容易受到刺激而狂奔。犀牛的视力不好,胆子又小,所以它在奔跑时会撞开挡在它面前的东西。用它来形容困在爱情中的男女,最贴切不过。
爱情能和犀牛搭配在一起,大约是因为都很珍贵。爱情的品质和犀牛的角一样难寻踪迹。
犀牛的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占一枝,无论是关于人生,还是爱情,还是生死,都可以找到它的故事。
《山海经》中记载,祷过之山,其下多犀。这种犀牛长有三只角,一只长在鼻子上,一只在额头,还有一只长在头顶。犀牛虽不会说话,但彼此之间心意相通,非常有默契。后来人们发现,犀牛能通灵,主要是因为顶上的角有灵性。顶角又被叫作通天犀,里面有一条白线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这条贯顶的线被看作是犀牛能超强的感应能力的原因。
李商隐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的就是这种虽相隔很远但心灵相通的感觉,这只高拨出来的角,大约有通讯信号发射接收站点一样的功能。
爱情中的男女不相通,不就是双方的信号不在一个频率上吗?要么我发射不过去,要么你不接收,或者一个太强、一个太弱,也不匹配。一点通,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概率太小,比科学家发现一个方程式更难。
据说黑犀牛受刺激,能以4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它视力又不好,边跑边撞,见什么撞什么,据说还有犀牛撞过火车,只有撞到不能再跑,它才停下来。我想了想我的爱情,在起初的时候,有一段不也是这样吗?
笨拙的,沉默的,有重量的,尤涅斯库说,“唯一重视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存在的犀牛”。
二、温峤的“犀照牛渚”
有个典故叫“犀照牛渚”,讲的温峤的故事。
温峤是东晋名将,一生战功赫赫,与晋明帝为布衣之交,胸怀天下又关心百姓疾苦,在他去世后,当地百姓很悲伤,传说了他的一个故事,说他为什么英年早逝,是因为打扰了天机,所以要他上天去复命。
故事中说,“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温峤点的是犀角,犀是神仙中物,点犀角表示窥见、知晓神鬼之机。
“犀照牛渚”本意是指眼光独到,明察事物的真相,后来这个词几经演变,又被叫作“犀燃烛照”“犀照通灵”等,已经带有道教色彩,表示看透生死,洞悉变化,与本来的含义有很大出入。
医学类记载中说犀牛角能解一切毒,保佑人们身体安康。犀牛角还能镇妖,辟邪,是道教的八大神器之一。另外,据说点燃犀牛角,可以和死去的亲人相会。
在温峤去世之前,其母因为他担心而去世,那是另一个典故,叫“温峤割裾”,这里不展开讲。总之,人们将犀角用在关于温峤的故事中,用的是犀角在表达情谊方面的珍贵之处。
三、现在的犀牛是山海经里的那只犀牛吗
我们现在在动物园看到的犀牛是山海经里说的那只犀牛吗?
我在安阳的博物馆曾看到过一些周身刻有犀牛和象等动物的青铜器和护身符之类的小把件。这些物件是在附件的坟墓里发现的。根据记载,这些坟墓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也就是说,在石器时代,河南一带犀牛和象很普及,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
以此推断,古代的黄河流域曾有着温润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片,气温宜人,物种丰富。从河南的一些地方博物馆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到,这里是各种不同动物繁衍生息的好地方。老虎和犀牛都和人们生活在一起,貘和孔雀随处可见。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文字都出自于那个时期。
我们同时知道,人与动物的关系,多数以“吃”为主。甲骨文中就有捕犀牛而食的记录,卜辞记载,殷王一次就捕获林中的犀牛71头。人们把犀牛全身都当成宝,连皮和骨也被利用起来。
犀牛骨坚硬,可以制作成“匕”在国家博物馆藏,有件“宰丰骨匕”,据传是用犀牛骨制作的。犀牛皮很厚,可制作盾牌抵挡刀枪箭戟,屈原《九歌·国殇》中说“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犀甲”即为犀牛制作的铠甲。
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被捕杀;
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被捕杀;
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被捕杀。
沧海桑田,气候变化,在曾经犀牛生活的温润的地方,今天只有的光秃秃的山和贫瘠的原野。犀牛完全绝迹,大象到了南边,鹿去了更远的地方,老虎被逼到了东北地区,而这些动物,原本都是从别的地方迁徒到黄河流域的。
如今我们在动物园看到的,都是展出的物品。我们再看不到犀牛奔跑的样子。
笨拙的、有重量的、一路奔跑的爱情,我们也再少有见到。
有孤独的身影沉默绯徊,那可能是一只几千年后的犀牛。
也可能是一个少年的爱情。
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